首页

夫妻寻主

时间:2025-05-23 21:35:01 作者:直击贵州大方山体滑坡现场:消防多方式展开搜救 浏览量:37090

  中新网银川9月6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6日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上获悉,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成立至今,已成为促进中阿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摄

  2015年1月,科技部批复同意宁夏集成全国科技创新要素和技术资源,牵头建设中阿技术转移中心。2015年9月10日,在第二届中阿博览会开幕式上,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揭牌。

  在中阿技术转移中心的助力下,中阿科技合作平台成功运行。该平台围绕农业物联网应用、马铃薯高产机械化种植等领域,先后在约旦、阿曼、迪拜、埃及等国家共建了一批联合实验室和科技示范园区。同时,该平台还组建了中阿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共建了一批国外技术转移双边中心、国内分中心和工作基地,建成了中阿技术转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东西部科技合作成果展示中心,依托创新平台持续推动中阿科技交流合作。

  同时,中阿技术转移中心陆续组织开展多项中阿技术转移对接活动,联合阿盟、沙特、阿联酋(迪拜)、约旦、阿曼、埃及、摩洛哥、苏丹8个技术转移国外双边中心,常态化开展技术推介对接活动。通过中阿技术转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实现了“互联网+技术转移”,有效促进技术、人才供需线上对接,并向技术供需双方提供了成果展示、技术对接、政策咨询等“线上+线下”服务。

  为加强阿拉伯国家技术人才培养,中阿技术转移中心还举办了20余期国际技术培训班,汇聚了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培养了800多名具有“种子”效应的国际技术人才。同时,中阿技术转移中心累计举办10余场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培养了一支从事国际国内科技交流合作与技术转移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

  此外,中阿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推动中阿技术转移成果的产业化,实施中阿技术转移与合作专项,支持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阿拉伯国家联合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技术培训、战略研究等。截至目前,该中心累计支持项目33项,有效推动中国马铃薯种薯繁育与标准化种植、卫星遥感数据监测、跨境电子支付、矿物资源循环利用等7个领域16项先进适用技术成功走出国门。(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贺一诚与澳门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候任人岑浩辉会面

为了更好地关注儿童罕见病,2023年,南华大学获批成立儿科罕见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灼华介绍,“我们建设该实验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儿童罕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并为儿童罕见病设计出新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

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浙港青年企业家聚首甬城 凝聚力量共话合作新机遇

(十五)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就业援助政策和服务全媒体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提高知晓度和可及性。广泛挖掘典型案例和人物,讲好就业援助故事,引导就业援助对象更新择业观念、积极就业创业,使“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就业援助工作的良好氛围。

证监会印发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詹海刚团队16日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lls in ocean ed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次表层连续观测数据严重匮乏的限制,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

泉州市红十字会派员抵达金门:要了解大陆渔民遇难真相

从2019年开始,大通湖区与上海海洋大学开展校农合作,通过发展“水草+大闸蟹”池塘养殖模式,让大闸蟹的生长环境更加稳定,水草不仅提供了螃蟹所需的营养,还可以帮助维持水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